dsblog.net 资讯 » 高端访谈 » 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余放:安利凭什么?

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余放:安利凭什么?

http://www.dsblog.net 2011-10-28 17:10:39


  跨国企业们的“冤屈”在于,它们在慈善拨款方面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多以完善的CSR项目代替直接的慈善资金投入。跨国企业捐的并不少,只是时间滞后,或是数字被误传。于是,一直以来以管理严格、制度完善而著称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做公益变得有点“水土不服”。而不同公益环境下所产生的摩擦,也让许多外企开始思考中国公众的慈善价值取向,以改进在华公益模式。
  但即使时至今日,对于跨国企业在华的公益表现的抨击也一直不绝于耳。今年发布的慈善蓝皮书中,捐赠过亿元的企业名单中鲜有外资的身影,国内媒体再次毫不客气地把“铁公鸡”的帽子抛了出来,斥责其捐钱只为公关,并且宣传费用配比过高,“10万捐赠、100万宣传、期望达到1000万效果”。转身做公益的前蒙牛集团掌门人牛根生,也曾在博客中诘问:“你们(指外资企业)不是有做善事的习惯吗?那么为什么你们拿走我们的市场,拿走销售额,拿走利润,却不留下更多的善事?”


  嗅觉
  在国外,很多企业都将公益和CSR纳入进了自己的战略体系中,企业基金会的形式也是屡见不鲜。然而在中国,政府对于跨国公司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有外资背景的企业涉足公共事务领域更是如此。
  针对此,安利采取了一系列“对症下药”的举措,简单来说,就是大打“乖乖牌”。
  在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上,安利积极参与关爱儿童、环境保护等公益慈善活动。大量捐款的同时与国内公益机构合作推进项目。安利所拥有的庞大的直销队伍使其可以迅速地集结起一支志愿者队伍,深入而广泛地开展活动,运作多年的公益项目也得到了普遍的赞誉。
  而安利公司在维护政府关系方面做得也相当不错。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无店铺直销方式的起死回生,以及在直销立法上所获得的向政府部门提供直销立法草案的资格。这份独特的优势在安利基金会成立过程中同样有所体现。一直负责公共事务的余放认为,基金会成立的基础得益于民政部的信任,而这份信任,基于安利坚持不懈的“报备”——从1997年起,安利就主动向管理部门定期汇报公司的运作情况。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自1995年空降中国以来,已经三度获得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无论在政府还是民间,都奠定起了信任的基础。而如果想让项目做得更好,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更进一步,就需要更加专业、开放的基金会平台。

来源:中国慈善家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