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log.net 文库 » 直销典故 » 考察风刮出“直销刁民” 谨防难民变刁民

考察风刮出“直销刁民” 谨防难民变刁民

http://www.dsblog.net 2007-11-06 15:37:07

  本文由《中国直销》授权发布,未经《中国直销》杂志授权,不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中国直销》杂志联系(联系电话:023-63658883,邮箱:zgzx@cpcw.com)。

谨防直销难民变刁民

 

  我们需要警醒的是,准直销公司不能饮鸩止渴地养“刁民”,自销人自己也不能放纵自己做“刁民”,不然前景堪忧!


文/徐静


  考察风刮出“直销刁民”
  2004年,中国直销界开始出现一个怪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直销公司,为了招揽新人,吸引团队进入,统统承诺给前去考察的团队报销路费,甚至还安排这些考察团在当地旅游以及食宿。那时,不管有没有团队的人,都组织一批人,虚顶着团队的帽子,参加到企业考察团里。一边是新成立的企业怀揣吃“现成饭”的心态;而另一边,鱼龙混杂的假团队打着考察的幌子,骗取企业提供的路费和旅游享受,最终能留下的寥寥无几。在时隔3年的今天,这个现象不但没有消失,还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为此使得直销人流动潮不断升温。
  例如,近来南京一家公司在山东临沂所设的分公司,为了方便“考察团”,专门租用了当地的居民套房作为工作室,方便直销团队领导人住宿和沟通。后来,因为所谓的“团队领导”要带领大家一起运作市场,于是分公司还负责起了团队领导们的饮食费用。但是,事实并非该分公司想得那么简单,很多直销人把工作室当作了“避难所”,一些当地的直销人根本就不回家了,天天腻在工作室,就为免费混饭吃。这样养着一群不明不白的人,为此,分公司感到非常尴尬。
  而那些以考察为名骗取路费的人,更是招数用尽。
  例如,某大姐曾经在如新和安惠都做得不错,但是后来被人忽悠也加入了考察团,今天被这家公司邀约到这里考察,明天到那里考察,就这样还结识了一群又一群直销朋友,这些朋友又组织起再继续考察,形成了一个常年“考察团”。“反正自己又不用花钱,公司报销路费,而且都是住豪华宾馆,吃大餐,来去也没损失,所以到处玩玩啦。”大姐很乐意地称自己这样的行为叫“出差”。
  如果仅是乘机玩玩也倒罢了,其实,如这位大姐这样的人心思不在玩上,他们另有预谋。例如,很多自称到山东枣庄亚奥绿星公司考察的人,其实很多人本身就住在山东境内,但是却拿着从新疆、内蒙等地的火车票去报销;本来只需要花几十元就能到的人,偏偏跑到长途汽车上低价收购别人上百元的电脑打印车票去报销。而公司有承诺在先,明明知道这样有假,也只能报销。
  如今,持续3年之久的考察风刮得比开始更加猛烈了,成堆的直销难民已经不单纯是考察那么简单,很多人除了要求报销路费之外,开始和公司谈条件,五花八门的条件风,给新起盘的直销公司带来了庞大的财务支出,而直销人中也大有人从中渔利。
  大量的事实证明,直销难民潮正继续升温,行业和企业、直销团队都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企业的锥心之痛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很多企业只要想踏入直销,就必须选择为直销人报销考察费用和热诚处理直销人的“条件风。”如果企业不采取这种办法就没人来考察。虽然企业间攀比接待标准、报销额度,个个显得“财大气粗”,但是,想从众多考察人群中找出真正懂直销、人品好、具备领导力,又能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才,简直就是大海捞针,这种捕获方式完全就是在烧钱。而且,企业在进行大量耗资的同时,并没有培养起来一个健康发展的行业,反到把直销人变成“流民”,再变成“难民”,最后变成“刁民”。
  例如:山东临沂一家酒业集团,有一些积存的产品需要走业务员推广代理店的模式分解,因负责人是直销起家,所以招来的都是直销行业的“老油子。”老油子们在公司白吃白住,长时间没有业绩,负责人急了,提出让老油子们每人每天交10元饭钱,其中一个待了一个月没有业绩的男士说:“你还没给我发生活费呢,还向我收钱?”而另外一个男子居然说:“要交钱,没有,告诉厨房,我把裤衩抵押给他们。”不堪入目的脏话迅速传遍公司,一副“刁民”嘴脸。事实上,这种吃饭收钱的办法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老油子们集体绝食、抗议。于是,负责人想宣布把所有接待的、可以住宿的宿舍都撤掉,让他们离开公司。未料,还没等实施,老油子们就开始说明天有哪里的代理商,后天又有哪里的代理商要来考察,负责人担心丢了生意,不敢轻易打发。于是,周而复始,一群“寄生虫”就这样养起来了。
  其实,这些现象已经给很多想走直销之路的企业带来恐惧,因为想起盘的成本越来越高,而难民越来越多,以这样的方式来寻找真正能打拼市场的优秀的领导人,已经成为企业的包袱。很多直销公司开盘时轰轰烈烈,但一年不到就快速退出或者彻底阵亡,与这股不正常的“考察风”、“条件风”有着巨大的关系。这股歪风邪气还带来了产品定天价以及企业圈钱的心态加重,导致最终的悲剧。

  直销人堕落之源
  从直销群体来说,不断出现的各种公司令人眼花缭乱,对比接待报销额度、制度成为理由,考察三五家不行就考察十家、二十家,甚至更多。据说某男士2006年一年就考察了252家公司,即使公司报销路费,自己还是倒贴了一万多元,其妻因其一年不回家,不仅没赚钱还倒赔本,于是大闹离婚。
  对于一些总是不断考察的直销群体来说,大多都做过几家公司,人脉伤得差不多了,可是做这个行业不找人是不可能的,于是就出现了到这家公司看到的一些熟悉的面孔,到另一家看到的另外一些熟悉的面孔;有些人定位了一家公司后,再流窜到其他公司考察大军中去找人,结果窜来窜去就是那群人到处报单,你拉我,我拉你的直销老油条在市场上活动了。
  这部分已经成为“难民”的群体可以说成了直销行业养起来的“寄生虫”。而这帮“寄生虫”见的世面多了,把企业的心态和直销群体的心态都摸透摸熟了,到企业就能把自己包装得像“神”一样,吹牛吹破天,等“条件”一谈成,钱一到手,市场做起来做不起来就与他们没关系了。他们考虑的是怎么抽身,寻找下一家企业如法炮制。就是这样一群“寄生虫”的存在,让很多终于接受直销是个朝阳行业的业外人士痛斥:“都是你们直销人自己做坏了一个行业。”
  面对一个涉及群体人数最多的直销行业,面对大量涌现出的公司和非良性的行业竞争状态,直销群体从无所适从到坦然应对,到另辟捷径心态逐步扭曲。而这种群体心态的集体扭曲对整个行业来说,后果不堪设想。

  “刁民”不是我们的未来
  从整个直销行业来看,源于直销难民潮升温导致的“刁民潮”,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首先,大量的直销难民不断流动,流动人群又集体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大多都是城乡结合部群众居多,这群人到处混吃混喝,直接影响着行业的整体形象。而且长期的群体流动中,不断出现各类刑事案件,产生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直销企业到处收留这些难民,把这些人当作财富,在起盘中攀比制度、攀比接待标准,攀比条件,已经违反了正常的竞争规则,导致企业越走越艰难,难民越来越多,成为中国直销行业的一个怪圈。这个怪圈的存在,直接阻碍中国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影响着直销行业的社会公信力。
  如何制止这个怪圈继续蔓延,希望更多关注直销行业健康成长的有识之士共同探讨。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刁民不是我们所有人的期望——包括行业、企业或直销人,当然也就更不是这个行业所需要存在的一个潜力爆发点。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似乎在多灾多难的中国直销行业慢慢得到印证。但是我们不能因这句话就将所有责任推究给政府或者行业,最根本的还是要落到每个直销人身上——究竟我们是来做什么的?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以肯定的是,当你从流民到难民再到刁民的时候,你的梦想和初衷早已离你越来越远,暂时放弃可能才是对你人生真正有利的选择。
  只是在一个行业失败了而已,这远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

 

来源:《中国直销》
相关报道
最新评论(共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请输入您的: 博客名     密码 新博客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