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fudilove

 

文章数量:556

点击人次:1345219

博文分类
搜索
最新评论
【原创】 玉树怀德救助学校成地震“最牛”建筑

我的日志

   青海玉树怀德救助学校(也称“怀德儿童福利院”)所在的结古镇是本次玉树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在4月14日发生的7.1级地震中,学校周边的房子几乎全部倒塌,唯独学校安然无恙,在这里上学的100多个孩子也毫发无伤。

    《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钱江日报》等各大主流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新华、新浪、网易、搜狐、腾讯、中华、新民等网络媒体纷纷转载,玉树怀德救助学校因此成为了此次地震中“最牛”的建筑之一。

    是陈怀德主席的爱心与用心成就了这一奇迹。三年前在建这所学校时,他就非常重视工程的质量,专门派了一个监工在工地上待了半年,直到学校建成。陈怀德主席说,当初建学校的时候,他根本没想过这里会发生地震,他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要给孩子们一个绝对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以下是各大报纸相关报道:

1、4月18日《钱江晚报》
http://zjdaily.zjol.com.cn/qjwb/html/2010-04/18/content_340046.htm?div=-1

福利院三层楼不倒,105个孩子一个没伤着 院长说:当初造房我就考虑要管几十年用的

玉树最牛福利院

本报特派记者 钱锋 董碧辉 王颖

  在玉树灾区,最牵动人心的,莫过于孩子的伤亡;而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孩子的笑脸。
昨天,玉树震中结古镇灾区,我们看到孤儿们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孩子一个没伤着:帐篷福利院冒出袅袅炊烟
  昨天下午6点,玉树跑马场的5顶蓝色的救灾帐篷前,一群从六七岁到十几岁的藏族孩子,正兴高采烈地从一辆越野车上搬下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在他们身旁,一口野炊灶里煮着一锅稀饭,正在冒出袅袅炊烟。
  “我叫求林永周。”13岁男孩说完接过记者手中的笔,一笔一划地在记者的采访本上留下了他的名字。求林永周刚刚兴冲冲地从越野车上搬下一箱方便面,羞涩地接过记者递过去的糖果,给身边的两个小孩各分了一粒,这才剥开糖纸开心地吃了起来。
  孩子们搬完送给他们的物资后,吸了吸被风刮得通红的鼻子,又脱掉了鞋,钻进了帐篷里。记者进入一个帐篷,看到里面或躺或卧挤了差不多十几个孩子。一个接一个很有礼貌地拿了一颗糖果,好奇地打量了一下,嘻嘻哈哈地吃了起来。里面最小的一个孩子才6岁,拿了糖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剥。
  这些是玉树州怀德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跑马场对面,就是在一片废墟中耸立不倒的福利院三层楼。在这次强震中,周围的民房几乎都倒了,福利院除了被倒塌的房子砸裂几道缝外,一块大的石头都没有掉下来。105个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但奇迹般地一个没伤着。
福利院院长白日代勒面色黝黑,一脸憨厚的笑容。他说,这是我良心上最大的安慰。

  院长当监工:房子要管几十年
  地震发生时,白日代勒正在睡觉。之前凌晨5点多的时候,发生过一次预震,他和老师把福利院孩子都叫了起来,穿好衣服,等了很长时间,看没有异常了,孩子们照常吃饭打扫卫生,年纪大的几个出门去上小学。白日代勒和衣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又睡了过去,突然感到楼房猛烈地晃动,他连鞋子都没穿,就从2楼的房间里跑了出来,看到孩子们都已经在楼下的操场上,在漫天的烟尘中哭叫着。他下去一点人数,一个不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他让孩子们坐在操场上不要动,就和老师赶到周围一片呼救的废墟里,帮助居民们刨出了两个人。
  1个小时后,烟尘逐渐散去,他和几个大孩子冲进楼里,抢出了棉被。然后让孩子们排好队,大的带小的,走到了对面空旷的赛马场上坐好,自己再出去给他们找吃的。
  从一个好心的老板那里要来了方便面和矿泉水,第一天的食物总算有了着落。他又通知孩子的亲友,来把孩子领走,最后剩下了70个无依无靠的孩子。当天晚上,他和孩子们就在草场上露天睡了一宿。
  第二天,白日代勒跑到民政局,领到了7顶帐篷,后来看到周围的居民都露宿,他又省了2顶给他们。于是,在5顶帐篷里,一个临时的福利院成立了。他的亲友从邻县送了吃的过来。一个和他们结对的上海老板,也昼夜兼程,从上海飞到西宁,又一个人开车16小时,送来了物资。
  白日代勒给每个帐篷的宿舍长发一个手电,晚上让宿舍长管住其他孩子。白天,他组织孩子们上自习课,读小学课本。
  福利院是2005年成立的,白日代勒募捐140多万,盖起了3层的主楼。“当时我就考虑要管几十年用的!”他亲自做监工,经常“指手划脚”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现在,他的苛刻终于得到了回报。
“我向孩子们保证了,只要我在,我就会一点一点地修起来,修一个更好的福利院,救助更多的孩子。”在帐篷里孩子们整齐地朗诵声中,白日代勒认真地和我们重复这句话。

2、4月19日《广州日报》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0-04/19/content_935438.htm

帐篷中飞出千纸鹤
玉树儿童福利院79名孤儿挤住5间帐篷  乐观自立的生活状态令人动容

文/本报特派玉树记者文远竹、杨明  图/记者倪黎祥

  “我们虽然20多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但是也算有帐篷了,还有好多人没有帐篷呢。”
  玉树州怀德儿童福利院13岁的孤儿桑博卓玛和她的79名小伙伴全是孤儿,现在住在玉树赛马场二级公园草地的5个帐篷里,自己挑水、做饭,还用彩色纸叠了许多千纸鹤。
  福利院的一名老师和两名厨师家里都有人在地震中去世,匆匆赶回家料理后事去了。孤儿们只能大的照顾小的。
  桑博卓玛所在的福利院坐落在离赛马场500米之遥的山坡上,地震时被震成了危房,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地震那天的早上5时多,有过一次地震,震感很强烈。于是我们赶紧将小朋友们叫醒,让他们洗漱完后去一楼教室自习。7.1级大地震来时,我们赶紧将小朋友们全部叫到福利院的露天操场。因而大家躲过了一劫。”扎西老师向记者回忆地震当天的情景。扎西老师说,由于福利院是钢筋混凝土的房子,受损并不严重。而福利院旁边的几栋土木结构的民宅几乎全塌了。地震过后,福利院几名大一点的孩子还自发去旁边的民宅废墟救人。18岁的达娃朋措从一栋倒塌的房子里背出了一名30多岁的小伙子。
  福利院收养了105个孤儿,地震后有79个孤儿留在了临时安置点,其余的被亲戚暂时接走了。福利院的一名老师和两名厨师家里都有人在地震中去世,匆匆赶回家料理后事去了。留下来的孤儿们只能大的照顾小的。达娃朋措便成了孤儿们的大哥哥,暂时充当了家长的角色。
现在孤儿们有了帐篷住,但吃饭的问题怎么办呢?记者发现,他们食物极度缺乏,目前只能靠院长在西宁的几个朋友送来的几袋米和几箱方便面紧巴巴地过日子。他们中间大一点的孩子每天早中晚三次轮流去五六百米外的小河边挑水,回来烧开了喝。

    我们这些孩子们都知道粮食很宝贵,宁愿自己吃少点,(把碗)舔干净点,将米饭省给其他人吃。——18岁的孤儿达娃朋措

  就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孤儿们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三五成群地在草地上做游戏。14岁的阿梅和15岁的南松躺在帐篷里翻看几张“飞轮海”的海报。记者问她们最喜欢这个组合里的哪位明星,她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吴尊!”隔壁帐篷里的几个孩子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几张彩色纸,叠起了千纸鹤,在帐篷里飞来飞去,引来帐篷里的其他孩子乐呵呵地抢着玩。
  中午开饭时,12岁的桑周卓玛摇起一个小型鼓风机为临时架在草地上的柴火灶鼓风。桑周卓玛穿着一件缝有羊毛边的绿色小夹袄,头上扎着几十根小辫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的,非常可爱。中午他们吃的是一种名叫“阿呀达呀”的食物,用米和着酥油和糖煮成半稀的粥。记者尝了尝,味道有点涩,但孤儿们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饭后,许多小孩还捧着饭盒舔得一干二净。达娃朋措告诉记者:“我们这些孩子们都知道粮食很宝贵,宁愿自己吃少点,舔干净点,将米饭省给其他人吃。”孩子们吃完午饭后,还将遗留在草地上的塑料纸、矿泉水瓶等捡起来,统一放到垃圾袋里。
  怀德儿童福利院院长白日代勒兼任玉树州儿童救助协会会长。他告诉记者,全州共有4家像怀德儿童福利院这样的孤儿救助机构,收养着160多名孤儿。他们的资金主要靠广东等地的慈善人士捐助。怀德福利院去年才建好的1000多平方米的楼房震得多处开裂,已经不能再让孤儿们住。白日代勒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得到募捐。“我想把怀德儿童福利院扩大一点,让更多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孤儿能够有个家。”


3、4月20日《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4/20/content_3190981.htm

坚强孤儿院在废墟中屹立
院长亲自监工,震后没有大裂缝,百余孤儿毫发未伤

    他微微胖,见人总是笑呵呵的。
    3年前,他创办了玉树州怀德儿童福利院。很快,在当地小有名气,不少人慕名将孤儿送到这家福利院。
    他叫白日代勒,一个33岁的康巴汉子。
    这座位于玉树大地震震中结古镇的福利院,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地震过后,这座极具藏族特色的3层小楼安然无恙,福利院105名孤儿也毫发未伤。
   于是,它被网友们称作是“最牛福利楼”。从这家孤儿院的大院举目望去,四周一片废墟,只有这幢淡黄色的建筑孤零零地坚挺着,从表面看过去,仅凭肉眼甚至都难以发现大的裂缝。
    “当时并没考虑到防震,只是想起码能使用二三十年。”白日代勒说,打内心里,他已经将福利院视作自己一辈子的事业。
    地震发生时,白日代勒刚刚在床上迷瞪睡着了。
    5时39分的那场前震惊醒了他,他让生活老师喊孩子们起床。孩子们忙着洗脸、刷牙、吃早餐、早读。他则像往常一样,在福利院转了转。
    当7.1级地震发生时,白日代勒身体晃动得厉害,心想:完了,要死在楼里了。
    当时,大楼里除了几个年龄较大的孩子已去上学,几个孩子因生病请假被亲戚带走外,尚有90多个孩子。他们都是来自玉树各县的孤儿。
    当白日代勒光着脚跑出大楼时,发现所有的孩子已经安全地逃了出来。他长舒了一口气。
    走到一位藏族小女孩跟前时,白日代勒拍了拍小女孩的肩膀,开玩笑说:“别生气了,如果刚才的地震中我死掉了,我会后悔一辈子的。”前一天晚上,他刚刚批评了这个女孩。
    白日代勒没想到,几年前的“固执”救了他,也救了福利院。事后证明,正是固若金汤的建筑,庇护了生命。
    大楼修建之初,尽管已将项目承包给了工程队,但白日代勒每天仍像监工一样,出入工地,“不能让偷工减料”。
    邻居看见他这样修房子,不无嘲笑地说:“你这是把钱往地底下埋呢。”
    白日代勒笑笑,啥话也没说。盖楼的钱是广州一家企业老板赞助的,总共投了110万元,而整个楼盖下来,1200平方米花了160多万元。超出的50万元,他四处“化缘”解决了一部分,其余的“宁肯先欠着,房子也要达到标准”。至今,他还欠着10万元的工程款。
    白日代勒的母亲16岁那年诞下双胞胎,难产离世,这让白日代勒对缺少母爱的童年印象深刻。很小的时候,他不得已早早辍学,帮家里牧羊放牛。
    这个藏族男孩打小渴望读书,一本格萨尔王的故事被他翻得破破烂烂。他还跟着父亲学会了藏文。
    “怎么样让更多的孩子走出草原,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问题,困扰着长大了的他,并一直伴随他到了大学时代。
    2003年,白日代勒通过自考,攻读西北民族大学藏文专业。课堂上,老师嘱咐说:“有能力的时候,要多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贡献。”这些话语,令他成宿成宿睡不好觉。
    创办儿童福利院,或许便是这个藏族男子深思熟虑之后的行动。尽管在这家福利院,他的职位最高,却有孩子叫他“哥哥”。但私下里,这些没有父母的孤儿会将他视作自己的父亲。
    “他对我们好得就像亲爸爸一样,吃的、穿的都是他买的。”13岁的藏族女孩桑培卓玛说。
    在福利院生活老师白卓眼中,这位院长并无威严的样子,“对孩子们很和蔼可亲,就像一家兄弟姐妹一样”。
    尽管目前只能暂住在帐篷内过渡,但这名藏族汉子已经对着他的孩子们发誓:将建一座更大的、更漂亮的福利院。或许,这一目标并不太遥远。采访间隙,他的讲话被电话数次打断,对方有来自上海的、河南的,询问资助孤儿的事。
    4月19日下午,突然一阵狂风大作,雨滴裹挟着沙子,突袭玉树。呼啦啦的风声中,白日代勒和一些大孩子忙着将露天的成箱方便面搬到避雨的地方。
    帐篷内,一群只有五六岁的藏族小姑娘裹着被子,嬉笑着背诵着课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这一刻,有他在,她们无须顾忌帐篷外的寒冷。(本报青海玉树4月19日电)


 

«上一篇:“五项全能·营销精英实战训练”在郑州举办   下一篇:西安铜川富迪志愿者踊跃为灾区献血»

评论(0) 点击次数(2903)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